二是有利于催生科技创新新场景。要素的流动是整合集聚优质资源的过程。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集聚各类优质生产要素的载体,要素的充分流动也催生出很多新的应用场景。在一定范围以及特定的要素组合条件下,有需求场景才有对应的供给。从产业创新的角度看,创新链条有效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升,都离不开应用场景的牵引。没有足够的试验空间,产业创新就缺少牢固的基础和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因此,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及其优化组合,是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要条件,是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所在。
考古学不仅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也承担着传承与构建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日前,“考古中国”系列推出新作《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汇集了13位资深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博物馆馆长,他们被誉为“玉文化天团”,通过玉文化遗址与典型玉器的展示,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万年的玉文化风貌。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叶舒宪主编,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月,为了纪念中国考古百年,中信出版·大方出版了《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邀请了许宏等15位考古学家,讲述了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背后的考古故事。如果说中信出版“考古中国”系列的第一本书是用大遗址呈现百年考古发现背后的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那么这本历时两年精心打磨的《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则更加贴近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干戈为玉帛”象征着文明、理性、友善与包容,“温润如玉”用来形容谦谦君子,“字字珠玑”赞美文辞的优美,“金科玉律”则形容法律条文的尽善尽美。我们的价值观念、处世哲学、审美标准,无一不深受玉文化的影响。玉,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物质载体。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人对玉的崇拜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全景展现了玉文化从北向南、从东向西的发展脉络。聚焦这些遗址,我们可以通过其典型玉器的造型、工艺和用途,一窥史前先民的精神信仰,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玉文化特色,以及这些特色背后所反映的跨越时空的文明传承与交流。
本书的作者年龄跨度极大,从“30后”到“80后”。其中的“30后”代表人物是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他师从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被誉为“红山文化第一人”;而“80后”代表则是良渚博物院的副院长黄莉,她曾助力良渚申遗成功。
孙周勇和李岩在《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中为读者们精彩讲述了石峁古城和南海Ⅰ号沉船的故事,而在本书中,他们继续为大家带来陕北高原玉器与岭南玉器的独特风采。
此外,还有叶舒宪的东北万年玉器、李井岩的8000年查海玉器、栾丰实的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玉礼器、张天恩的仰韶和屈家岭文化玉器、胡建升的凌家滩文化玉器、朱乃诚的肖家屋脊文化玉器、刘云辉的齐家文化玉器、王方的夏商时期玉器,另有被冯玉雷称为“华夏文明发生道路”的玉石之路。
良渚玉琮王
本书从考古现场出发,读者可以从玉器出土的背景窥见古人的价值观和宇宙观。以“玉成中国”的独特视角统领全书,展现了玉文化在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本书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从自然地理和文化基因两个维度对“玉成中国”进行了阐释。他指出,玉文化的分布范围在4000年前就已是甲骨文使用范围的十倍以上,玉文化以其惊人的传播力,先统一了东亚的广大地域,进而在5000年前统一了长三角,4000年前大体上统一了中国。立足于扎实的考古证据,《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从考古角度实证了中国万年玉文化史,有助于读者对玉文化及华夏文明有更深入的理解。
除了30余处史前至夏商时期的玉文化遗址,本书还展示了8000年前的流行风潮、数千年前的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以及玉器背后的传奇故事,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记者 曲鹏)散户炒股如何加杠杆
中国一万年玉器文化叶舒宪中国发布于:山东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